【消费警示】市面现"三元辨伪"骗局 专家支招辨真伪
近日,短视频平台出现大量所谓"三元硬币辨伪诀窍"的误导性内容,引发收藏爱好者关注。记者调查发现,这些视频声称"听声音、看光泽、称重量"就能辨别真伪,实则暗藏陷阱。
多位钱币鉴定专家向记者表示,近年高仿币工艺不断升级,传统的"土方法"已不适用。"有些赝品连专业仪器都难以辨别,更别说靠感官判断。"北京钱币学会副会长李明告诉记者,去年底就出现了一批使用真银假币模具的"精仿币",连老藏家都被"交了学费"。
记者在某二手平台实测发现,标榜"保真"的三元纸币中,近四成经专业机构鉴定为赝品。这些假币普遍采用做旧工艺,连水印和防伪线都模仿得惟妙惟肖。更令人担忧的是,部分售假商家还将"辨伪视频"作为营销手段,形成造假产业链。
消协提醒消费者,辨别钱币真伪应认准三大权威途径:中国人民银行官方鉴定、特许装帧机构认证、专业评级公司封装。目前正规的第三方鉴定服务费用约50-200元,远比购入假币的损失小得多。
"与其相信玄学辨伪,不如相信科学检测。"收藏家王先生展示了他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出的假币数据,"连金属成分比例都能造假,普通人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出来?"
专家建议,遇到"神奇辨伪术"要保持警惕,重要收藏品务必通过权威渠道认证,同时留存完整交易记录,以备维权之需。